襄阳市民防办公室2021年度“互联网+监管”及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工作实施方案

时间:2021-07-09
索引号: 011158671/2021-28738 分类: 其他
发布机构: 襄阳市民防办公室 公开日期: 2021-07-09
标题: 襄阳市民防办公室2021年度“互联网+监管”及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工作实施方案
文号: 主题词:
生效时间: 终止时间: 来源:

襄阳市民防办公室2021年度“互联网+监管”及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工作实施方案

(修订稿)

为逐步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体系,不断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,持续推动我办监管工作向深向实,维护民防行业市场秩序,凝聚加快“一极两中心”建设的强大合力,根据《关于印发<湖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2021年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工作计划>的通知》(鄂人防秘〔2021〕4号)《2021年市直部门“互联网+监管”考核指标》《襄阳市市场监管领域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工作考核办法》(襄双随机办〔2021〕2号)及市委、市政府、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“放管服”改革协调小组有关部署,结合民防工作实际制定年度“互联网+监管”及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工作实施方案如下:

一、指导思想

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,是实施“十四五”规划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,全年“互联网+监管”及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,深入学习领会中央、省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最新会议、文件、政策精神,贯彻落实市委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对“互联网+监管”和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工作的各项安排,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紧紧围绕襄阳高质量发展目标统筹推进相关工作,充分发挥“互联网+监管”和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,不断提高治理效能。

二、工作目标

监管机制更加完善。执法人员清单、检查对象清单、监管事项清单调整更加及时准确,监管抽查实施细则更加完善。建立以“互联网+监管”和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为手段、以重点监管为补充、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。

监管质效全面提高。年度抽查计划更加全面、准确、切实、可行,检查记录更加规范完整,后续监管衔接更加有力,在相关考核中取得实绩。创新监管方式,形成监管经验并力争获得各级部门推广转发。

信息归集取得实效。及时在“互联网+监管”、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等平台和部门官方网站等渠道上报、公示监管信息,确保监管结果转化为新型监管体系和优质营商环境的强力支撑。

三、工作措施

1)夯实监管基础。持续完善抽查监管实施细则,对照省级目录及时认领监管事项、梳理实施清单,根据单位人事变动调整执法人员清单,做好监管经验搜集上报。每个工作日登录“互联网+监管”系统并至少点击1个二级页面,确保活跃度。(责任部门:综合科)

2)加大监管力度。按考核要求,我办“互联网+监管”事项要实现监管全覆盖,且平均一个“互联网+监管”对象产生的监管行为数据量要确保至少达到市州平均水平(平均一个“互联网+监管”对象产生的监管行为数据量X1=N1/M1×60%+N2/M2×40%,其中N1:本部门企业法人监管行为数据总量、M1:本地注册企业数、N2:本部门公民监管行为数据总量、M2:统计局最新发布本地常住人口数;所有市州平均一个“互联网+监管”对象产生的监管行为数据量X2=N3/M3×60%+N4/M4×40%,其中N3:所有市州企业法人监管行为数据总量、M3:所有市州注册企业数、N4:所有市州公民监管行为数据总量、M4:统计局最新发布所有市州常住人口数),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事项仍按《关于印发<湖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2021年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工作计划>的通知》(鄂人防秘〔2021〕4号)要求执行。要及时更新监管对象清单,尝试开展联合监管工作,及时核查“互联网+监管”平台推送的风险线索并形成处置结果。(责任部门:工程科、指挥通信科、防震减灾科、国防科工科)

3)做好数据归集。结合实际制定年度监管计划并及时在省“互联网+监管”系统的监管动态中公开。每月在省“互联网+监管”系统的曝光台和动态栏目中各至少发布1条曝光信息(曝光信息需相对严谨,必须实际进行了检查并实施处罚)和2条监管动态信息(监管动态信息只要与监管沾点即可)。适时发生的监管行为数据要确保在24小时内及时录入市“互联网+监管”系统,监管数据要完整规范、符合国家标准,不合格数据要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数据修复。(责任部门:工程科、指挥通信科、防震减灾科、国防科工科)

4)创新监管模式。在风险预警模型、信用监管、智慧监管等应用领域开展监管模式创新,形成典型创新实践经验。(责任部门:工程科、指挥通信科、防震减灾科、国防科工科)

5)联通监管平台。各直属事业单位要及时联通电子政务外网,及时上报产生的监管数据。(责任部门:民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、人防工程管理处、地震前兆台)

四、保障措施

(一)加强组织领导。领导干部应坚持以上率下,切实提高对“互联网+监管”和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推动力度,发挥好“关键少数”的模范带头作用。

(二)坚持统筹兼顾。为确保监管数据录入及时、准确,监管计划制定科学、合理,由各科室负责谋划监管工作,归集监管数据。湖北省“互联网+监管”平台网址:http://59.208.149.112:8024/login,襄阳市“互联网+监管”平台网址:http://192.168.243.85:9000。各有关科室和事业单位要做好账号管理、细化工作措施、公开工作进度、接受检查监督,及时总结成效和经验,不断争先创优,坚决防止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。

(三)监管事项清单:

(事项清单更新至本方案印发之日)

序号事项名称监管类型备注
1对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生产行为的监督管理“互联网+监管”拟退
2对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生产民用爆炸物品质量的监督管理“互联网+监管”拟退
3对民用爆炸物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“互联网+监管”
4对侵占、毁损、拆除或者擅自移动地震监测设施,危害地震观测环境,破坏典型地震遗址、遗迹行为的监管“互联网+监管”
5对民用爆炸物品销售企业销售民用爆炸物品行为的监督管理“互联网+监管”
6地震动参数复核和地震小区划结果执行的监管“互联网+监管”
7地震安全性评估报告结果应用的监管“互联网+监管”
8地震安全性评估单位监管“互联网+监管”
9对未按照要求增建抗干扰设施或者新建地震监测设施行为的监管“互联网+监管”
10对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建设的监管“互联网+监管”
11对有关单位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的监管“互联网+监管”
12对人防工程维护管理的监督检查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
13对人防工程专用设备质量的监督检查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
14对人防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督检查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
15对人防警报设施维护管理的监督检查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
16对开展人民防空知识教育的监督检查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
17对防空地下室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质量的监督检查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

襄阳市民防办公室

2021年4月8日